返回
列表
3月11日,全國“兩會”在熱烈氣氛中圓滿閉幕,回顧兩會期間最火爆的詞語,無疑是“新質生產力”。
何為“新質生產力”
“新質生產力”一詞不僅被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,還被列為了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,發(fā)展新質生產力,反映了我國發(fā)展由“量”的積累轉向“質”的突破的客觀要求,順應了“兩個大局”和高質量發(fā)展的新要求。
四川路橋的“新質生產力”答卷
近年來,四川路橋立足“交通強國”建設這一目標,聚焦“工程建設+礦業(yè)及新材料+清潔能源”的“1+2”產業(yè)布局,不斷加大“數字化”、“智能化”和“綠色低碳”轉型升級力度,以科技創(chuàng)新賦能交通行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,全力書寫發(fā)展“新質生產力”的時代答卷。
答卷一:隧道施工重器賦能的創(chuàng)新答卷
2024年3月4日,暖暖的陽光越過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雪峰,皚皚白雪中的都四軌道交通項目三分部紅線內,頭戴紅色安全帽的施工團隊正在世界進出洞口海拔高差最大的隧道——鄧生溝隧道現場熱火朝天地工作著,為“蜀暢3號”TBM在組裝盾體、刀盤。這是四川路橋以“發(fā)展新質生產力”,推動隧道安全、高效施工的一次生動實踐。
TBM的全稱為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,是一種集機、電、液、傳感、信息技術于一體的隧道施工成套裝備,在實現連續(xù)掘進的同時,完成破巖、出渣、支護等作業(yè)。采用TBM施工,在隧道的一次成型、施工進度、施工安全、施工環(huán)境、工程質量等方面都比傳統(tǒng)的鉆爆法施工有質的飛躍。
眾所周知,四川地形復雜多樣,尤其是川西地區(qū)海拔高、地質構造運動強烈,在隧道施工中時常面臨長距離軟巖大變形、高壓涌水突泥、瓦斯等施工難題,若采取傳統(tǒng)的鉆爆法施工,不僅施工風險大,施工效率也會受到較大影響。“相較于傳統(tǒng)的鉆爆法,采用TBM進行隧道施工,可以實現掘進、支護、出渣等施工工序并行連續(xù)流水線作業(yè),具有掘進速度快、利于環(huán)保、綜合效益高等優(yōu)點?!倍妓捻椖咳植宽椖拷浝碲w紅斌說道。
顯而易見,在復雜地理地貌環(huán)境下的隧道施工,TBM無疑是當前最優(yōu)解之一。
早在2023年8月,四川路橋便與鐵建重工集團聯合打造的西南首臺適應全工況模式TBM——“蜀暢1號”正式下線。該機全長195米、開挖直徑8.53米、重約1700噸,是專用于險要山嶺隧道掘進的特大型設備?!拔覀儚腡BM設備、施工工藝、材料、信息化系統(tǒng)等多方面的創(chuàng)新改進方法入手,采用“TBM施工平導+大型機械鉆爆法施工主洞”的新型智能化、機械化施工方式,在減少人員投入40%、降低安全風險的同時,縮減了超特長高速公路隧道30%的總體建設周期?!蔽飨愀咚賂J5項目部項目常務副經理孫林說道。2023年11月,該機在西香高速鹽源隧道正式投用。
目前,四川路橋擁有“蜀暢號”“蜀暢1號”“蜀暢2號”“蜀暢3號”“蜀暢4號”“蜀暢5號”共六臺TBM,前四臺分別在沿江高速、都四山地軌道交通項目和西香高速順利運用。據了解,“蜀暢4號”“蜀暢5號”也將于近日下線。其中近期完成前期組裝調試工作的“蜀暢2號”雙護盾TBM,是蜀道集團首臺雙護盾TBM?!半p護盾TBM施工具備‘三高’優(yōu)勢,即建設效率高、安全性能高、施工質量高,能實現月進尺400米,提升掘進效率達12倍,節(jié)約人力50%?!倍妓纳降剀壍澜煌椖緿SZH標項目經理郭冰說。
近年來,四川路橋在復雜地理地貌環(huán)境下的隧道掘進機信息化和數據挖掘利用水平正不斷提高,工程裝備和工程建設技術實力也不斷得到增強,探索出了一條隧道施工“機械化減人、自動化換人、智能化無人”的示范之路。